北京市狠抓扬尘污染防治
目前进入春季,沙尘天气多发,今年以来北京市受外来沙尘天气影响,已经发生了4次较强沙尘天气过程,期间还多次受外来浮尘等影响。外来沙尘沉降后,还会反复起尘,产生“二次扬尘”污染。同时,建筑工地、道路施工等陆续大规模开工,渣土车遗撒、道路扬尘、建筑垃圾露天堆放、土方堆料未苫盖等扬尘问题易发多发,扬尘管控形势严峻。
扬尘问题具有点多、面广、易反复、难管理等特点。扬尘虽小,却严重影响着城市的洁净程度,影响着空气质量。为了切实加强扬尘污染防治,推动空气质量改善,北京市聚焦重点难点,通过“组合拳”管控扬尘。
行业牵头、部门协同、属地负责,深化扬尘管控工作机制
扬尘是北京市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之一。多年来,北京市将清洁降尘纳入“一微克”行动的四大重点治理领域,不断深化扬尘管控工作机制,持续提升城市精细化治理水平。
生态环境部门从改善空气质量出发,强化统筹协调调度;落实生态环境保护“一岗双责”“管行业、管环保”主体责任,住房城乡建设部门牵头狠抓施工扬尘管控,与城市管理、交通、水务、园林绿化等部门严格行业监管;城市管理部门牵头做好道路扬尘管理,与交通、农业农村部门分别做好城市道路、公路、农村道路清扫保洁;城管执法部门加大扬尘执法力度;各区政府守土有责,强化施工、道路、裸地扬尘管控,各区各部门密切配合,形成相互衔接、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,扬尘精细化管控取得阶段性成效。2022年,全市降尘量为3.6吨/平方公里·月,同比下降12.2%。
齐抓共管,强化施工、道路、裸地“三尘共治”
加强施工扬尘管控。北京市施工工地种类多,包括房建、市政、交通、水务、园林、拆迁、架空线入地等各种类型;数量大,建筑开发面积多年维持在1亿平方米以上,各类施工项目散布在各区各个角落;易扬尘,在施工过程中,土石方填挖、建筑材料装卸、建筑拆除以及建筑垃圾消纳等工序中均会产生扬尘,是北京市扬尘的主要来源之一。北京市借助科技手段,充分发挥全市统一的扬尘视频监控平台可视化、智能化监管作用,规模以上工程100%安装视频监控并纳入平台,加强视频巡查监管。2022年,共非现场巡查13万余项次,日均巡查350多项次,督促整改3700余项次,通报扬尘违法违规项目121个;同时,正向激励引导,累计评选“绿牌”工地181项,“奖优罚劣”引导督促施工单位强化扬尘管控,有效引导之下,防尘天幕、喷淋等扬尘防治的措施纷纷亮相施工现场。
强化道路扬尘治理。道路像一张网,将整个城市串联在一起,道路扬尘主要来自土石方、建筑垃圾、砂石等建筑材料运输车辆的遗撒,在路面上被反复碾压、扰动,是北京市扬尘的另一主要来源。北京市对全市1.8万条城市道路实行分级管理,“冲扫洗收”新工艺作业率提升至95%;有2412条背街小巷实现了100%机械化作业;每月对全市平原地区1900余条道路、550多个工地(场站)出口两侧100米范围进行道路尘负荷监测,督促行业管理部门和属地加强扬尘治理和清扫保洁,切断施工扬尘向道路扬尘转移,减少路面积尘。
分类治理裸地扬尘。裸地扬尘是指裸露地面没有及时绿化、硬化或苫盖,地面浮土在风力或人类活动等作用下进入到大气环境中形成的扬尘,也是北京市扬尘的来源之一。裸地的来源包含拆迁、待建空地,山前、河边、田间裸露地块等,需要因地制宜治理。北京市按照“宜林则林、宜绿则绿、宜覆则覆”的原则,对不同类型裸地采取针对性治理措施。2022年,从苫盖进化到植被覆盖,一共有4685个地块7617公顷实现揭网见绿,换算下来,大约有10800个足球场大小的地块脱掉绿网、披上植被。此外,创新采用栽植宿根花卉、播种地被植物、培养原生地被等生态方式治理裸地;推广保护性耕作技术,种植冬小麦等固土防尘。
突出重点、科技支撑,加大监管执法力度
强化监管执法。严格监管执法保障扬尘管控措施落实到位。市、区、街道(乡镇)三级联动,针对重点领域、重点区域、重点时段,组织多轮次专项执法行动,强化源头执法、联合执法、非现场执法,严查工地扬尘污染、建筑垃圾违规处置、渣土运输车辆违规运输、泄漏遗撒等违法行为,2022年共查处扬尘类大气违法行为2.61万件,罚款近1.14亿元。
强化科技监管。大数据手段为精准监管插上了科技翅膀。扬尘视频AI识别、重柴车在线、道路尘负荷走航监测、卫星裸地遥感等科技手段在扬尘监管中大显身手,卫星天上拍、走航地上巡、AI精准识别,科技助力监管,进一步推进了“线索评估分析-精准溯源-督促问题整改”闭环管理。定期公布粗颗粒物(TSP)浓度和道路尘负荷监测情况,通过排名有效传导压力,促进落后的街道(乡镇)提升精细化管控水平。其中,石景山区鲁谷街道,通州区永顺镇,丰台区大红门街道等,通过强化属地管理,使得粗颗粒物(TSP)浓度排名退出后30;通州区文景街道、房山区星城街道、昌平区崔村镇、朝阳区金盏乡、大兴区采育镇道路尘负荷有所改善。
科学精准、问题导向,2023年持续强化扬尘管控
2023年,北京市将继续坚持科学精准、问题导向,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扬尘管控,尽最大努力遏制扬尘突出问题。
扎实推进年度行动计划。北京市在年初印发了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2023年行动计划,其中明确了扬尘管控工作目标、具体措施和各区各部门职责任务,重点抓好推广应用先进防尘抑尘措施、完善视频监管平台使用、强化工地(场站)出口扬尘管控、加大扬尘违法行为查处力度、加强道路清扫保洁、减少裸地扬尘等措施落实,进一步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。
专项整治突出问题。针对施工工地、混凝土搅拌站、建筑垃圾消纳场出入口等扬尘管控不到位问题,开展专项整治,并对问题突出的施工集团进行约谈、通报。针对粗颗粒物(TSP)浓度排名靠后、施工扬尘管控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突出的街道(乡镇),组织开展专项执法。针对渣土车带泥上路、道路遗撒等问题,组织开展渣土车、建筑垃圾联合执法。同时,强化扬尘协调、调度、报告、通报等工作机制,持续通报道路尘负荷连续排名靠后、工地(场站)扬尘突出等问题,督促及时整改;成立联合督导组,对整改不及时、不到位的,挂账督办、一盯到底。
强化“二次扬尘”管控。沙尘过境后,浮尘会逐步沉降至地面等,一旦受大风、车辆及行人等扰动,尘土将再次悬浮到空气中,产生“二次扬尘”污染。按照《北京市沙尘暴天气应急预案》要求,在沙尘天气结束后,城市管理部门将做好城市道路清扫保洁工作,提升背街小巷保洁作业,在最短时间内、最大程度减少沙尘过境沉降后积累所带来的持续影响。
公众参与共治。北京市在加强监管执法的同时,对扬尘违法违规问题、典型案例进行曝光,发挥警示教育作用,形成有力震慑。同时,也请公众积极监督,如果发现“施工单位未设置硬质围挡、渣土运输未密闭或遗撒、施工现场出口未设置冲洗车辆设施、施工车辆未经除泥冲洗驶出工地、施工现场道路及进出口周边一百米以内的道路有泥土和建筑垃圾、道路挖掘施工完成后未及时修复路面”等扬尘违法行为,可以拨打12345热线举报,助力推动各类扬尘问题发现和解决。
当前正值经济社会快速复苏阶段,各个项目、各类工程都在快速建设之中,管控好扬尘,可以推动渣土运输、机械施工、渣土消纳等上下游环节同步提升,从而实现全链条有效管理。绿色工地、绿色施工是绿色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,如果每个工地都实现绿色施工,每个工地都尽最大可能降低扬尘,相信经过全市共同努力,城市一定会更洁净,环境一定会更加美好。
以上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北京市狠抓扬尘污染防治部分内容来自网络,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:153045535@qq.com;
本文地址:https://guizijinghua.com/gykqjh/2970.html